《YBB00292005-2-2015》标准对中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的线热膨胀系数提出了明确要求,其值需在 3.5~6.1×10⁻⁶ K⁻¹(20~300℃范围内)之间,以确保玻璃瓶在高温灭菌或冷热骤变时的结构稳定性。这一指标的检测需依赖高精度仪器,而济南中科电子推出的 PZY-1000线热膨胀系数测定仪,凭借行业领先的检测技术,为药企及检测机构提供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一、标准对线热膨胀系数的要求
1、检测依据
根据《YBB00292005-2-2015》标准,线热膨胀系数需按照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检测:
YBB00202003-2015(平均线热膨胀系数测定法)
YBB00212003-2015(线热膨胀系数测定法)
2、测试温度范围:20~300℃
线热膨胀系数合格范围:3.5~6.1×10⁻⁶ K⁻¹(20~300℃范围内)。
3、检测目的
评估中硼硅玻璃在冷热骤变或高温灭菌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防止因热应力导致破裂或碎裂。
二、推荐仪器:PZY-1000线热膨胀系数测定仪
1、高精度与宽温区覆盖
位移分辨率:0.1μm(光栅传感器),满足药典对测量误差±0.5%的要求。
温度范围:室温~500℃(可扩展至1000℃),适配多种药用玻璃的热膨胀特性研究。
控温精度:±1℃,确保升温/降温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环境干扰。
2、智能化操作与数据处理
一键切换模式:支持ISO/ASTM双标准检测程序,兼容国内外药典要求。
自动化分析:实时生成温度-膨胀曲线,自动计算线热膨胀系数(α=ΔL/(L₀×ΔT)),支持多组数据对比与报告导出。
误差修正:系统内置装置热膨胀补偿算法,提升数据可靠性。
3、符合药典2025版新规
仪器设计完全遵循《2025版中国药典》新增的玻璃线热膨胀系数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制备、升温速率(≤5℃/min)、恒温阶段误差修正等关键步骤。
提供NIST标准样(如SRM 731)校准服务,确保系统误差<1%,满足实验室合规性要求。
三、测试流程与注意事项
1、样品制备:
从瓶身中部无缺陷区域切割试样,尺寸为 25mm±0.1mm,预处理后消除加工应力。
样品需在恒温恒湿环境(23±2℃,湿度50%±5%)中静置 24小时。
2、仪器校准:
使用 NIST标准样(如SRM 731) 校准设备,确保系统误差 <1%。
3、测试参数设置:
升温速率:5℃/min(或根据标准调整为 10℃/min),目标温度 300℃。
记录温度变化(ΔT)及长度变化(ΔL),生成温度-膨胀曲线。
4、数据计算与比对:
系统自动计算线热膨胀系数,并与标准范围(3.5~6.1×10⁻⁶/K⁻¹)比对。
5、环境与操作规范:
实验室需恒温(25±1℃),避免气流干扰。
升温速率不超过 5℃/min,避免热滞后效应。
检测报告需包含原始温变曲线、校准记录及批次信息,符合 GMP 要求。
四、应用案例
在实际检测中,某药用玻璃企业使用PZY-1000 线热膨胀系数测定仪对中硼硅注射剂瓶进行测试:
测试条件:温度范围20~300℃,升温速率10℃/min。
结果:三组样品的平均线热膨胀系数为 4.2×10⁻⁶ K⁻¹,完全符合《YBB00292005-2-2015》标准要求。
结论:仪器的高精度与智能化功能显著提升了检测效率和数据可靠性。
总结:济南中科电子PZY-1000 线热膨胀系数测定仪已广泛应用于药品包装质量控制领域,其高精度、智能化的操作体验,帮助客户高效完成药典合规性检测。通过该仪器,企业可确保玻璃容器在冷热循环、灭菌等环节的稳定性,降低因热应力导致的破裂风险,保障药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