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软膏管密封试验仪,也常被称为软膏管密封性测试仪或负压密封测试仪,其核心操作原理是 “负压法” 或 “水中抽真空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定性的测试方法,用于检测包装的整体密封完整性,特别是检查软膏管管身、管尾封口(折叠处)以及管盖旋盖处是否存在细微的泄漏点。以下是济南中科电子总结的检测原理与操作步骤解读:
一、检测原理:正压法与负压法
济南中科电子的药用软膏管密封试验仪主要采用正压法与负压法两种检测方式:
正压法:向软膏管内注入预设压力(如0.2MPa)的压缩空气,通过高精度传感器监测压力变化。若管体存在泄漏,压力值会逐渐下降,从而判断密封性能。
负压法:将软膏管浸入水中并置于真空环境中,观察管体表面或连接处是否产生气泡。气泡的出现表明存在微小泄漏,适用于高精度检测需求。
这两种方法分别针对不同场景,既能快速筛选密封不良产品,又能精准检测微小缺陷,满足药品包装的多样化需求。
二、详细操作步骤与分步原理
1、准备工作
样品制备:向软膏管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通常会将软膏管内容物挤出一部分(例如挤出管体长度的1/3),然后盖上管盖。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管内预留一个气腔,以便在负压下有足够的气体逸出形成可见的气泡。
浸入水中:将准备好的样品完全浸没于密封试验仪的透明真空罐清水中。。
2、安装样品
将制备好的软膏管完全浸没在测试腔的水中。通常会用特定的夹具或笼架将其固定,防止其浮起或相互碰撞,以确保观察清晰。
3、密封与抽真空
盖上测试腔的密封盖,确保其气密性良好。
启动仪器,通过真空泵开始对测试腔抽真空。这个过程会逐步抽出腔体内的空气,使腔内压力持续降低,形成一个负压环境。
4、保压与观察(核心检测阶段)
当真空度达到预设值(例如 0~-90 kPa 等,具体参数需参考药典或产品标准)时,密封试验仪器会自动停止抽真空,并进入保压计时阶段(通常保持30-60秒)。
关键原理:在保压期间,测试人员通过透明的密封盖仔细观察样品。
合格品:如果软膏管密封完好,无泄漏,则管内外压力虽不同,但无气体通路,因此不会有连续的气泡产生。可能仅会有样品表面附着或携带的零星气泡,这些不属于泄漏。
不合格品:如果软膏管存在任何微小的泄漏点(如针孔、裂缝、封合不严),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管内的空气会被“挤”出,从泄漏点持续地逸入水中,形成一连串连续不断、由小变大的气泡。操作员可以清晰地看到气泡源,从而定位泄漏点。
5、释放真空与取出样品
测试时间结束后,密封试验仪器会自动或手动缓慢释放真空,使测试腔压力恢复常压。
打开密封盖,取出样品,并根据观察结果记录该样品“密封性合格”或“不合格(并注明泄漏位置)”。
三、关键参数与标准
真空度:是最重要的参数。设置值必须足够大以形成有效的检测压力差,但又不能过大导致完好无损的包装发生变形或损坏。中国药典、USP(美国药典)、EP(欧洲药典)等相关标准通常会对测试方法和可接受的真空度范围有明确的规定。
保压时间:必须保持足够长的观察时间,以确保缓慢的泄漏也能被检测到。
水的清洁度:使用清洁的水是为了便于观察,微小的气泡在干净的水中更易被识别。
四、济南中科电子MFY-01H 密封试验仪技术优势
1、高精度参数调节:支持压力(0.01-0.6MPa)、真空度(0.01-90kPa)、温度(±0.2℃)等参数的精准控制,确保测试条件与实际生产环境一致。
2、自动化操作:自动恒压补气,确保测试能够在预设的真空条件下进行。
3、多模式兼容:提供“单点压力模式、多点递增压力模式”两种测试模式,适配不同材料(如复合软管、复合膜袋)和医用软管、瓶盖、封盖的检测需求。
4、数据可追溯性:生成压力-时间曲线、力-位移曲线,并支持历史数据存储与审计追踪,符合GMP及药典(如YBB 00252005)要求。
总结:
药用软膏管密封试验仪通过模拟实际使用中的物理环境(压力、真空、温度等),结合高精度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软膏管密封性的定量检测。其核心目标是确保药品包装的完整性,防止泄漏、污染或变质,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济南中科电子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提供覆盖药用软膏管、瓶盖等包装件的密封性能检测解决方案。